股市稳定盈利的“生存者模型”:盈亏比和胜率的关系之杂论

无本老丁 2021-02-10 16:29:47 短线交易 9138 ℃ 4 评论

      

好,先以两句老话开篇:

一句是“会卖的是师傅”;另一句是“控制回撤”。

当然,还有两句:

一句是“会空仓的才是高手”;另一句是“克服人性”。

这几句听得耳朵起茧,

可很多人其实是只识其形不明其意。


先说前两句。

首先是根本没太多人能明白这两句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,甚至一些所谓的高手本身;

其次是真的能明白的人也不愿意往外说。

我曾听过一些人讲他们的“止损”的逻辑,头头是道。

终究是自己骗自己,随心情摆动。

 

大家关心最多的无非是怎么卖,什么时候卖,为什么卖,什么比例卖;卖飞怎么办,卖错又涨怎么办,等等云云。

问完了其实只为求得到一个结论罢了。

圣人求因,凡人求果;有术无道,也只能是止于术。

关于止损割肉,不是什么“戒贪念”、要“手起刀落”、要“按照体系机械执行”、“不看好就卖出”这些个玩意儿能解释清楚的。

这都是形,不是意。

做多了,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嘛。

有太多人问过我毫无意义的止盈止损类问题,其根源都在于没理解止盈止损与盈亏比之间的关联,且不清楚自己的认知边界。

但凡无法从逻辑上完成自我推演和疏通的,全都是糊弄事儿。

 

关于一些技术止盈止损位,有时难免又有些经验主义或偏向玄学。

至于玄学止损。

当我们在信某种神的时候,一定要搞清楚自己为何而信它。

是为了让自己心里有个寄托能舒服点;还是真的希望神明来辅助决策。

如果是后者,那最好让这大仙儿真的在眼前闪现一次,再去信。

否则只能是基于无知和恐惧产生的妄想,这和原始人没有区别。

 

之所以要唯物主义,正是因为先知先觉者勇于承认自己的认知边界仅限于“唯物”这个层面,并建议我们在这个能够经得起推敲和验证的范围内,去认识世界、寻找自己,成为自己;甚至再去塑造世界。

这么做可能不一定是对的,但起码在现有认知内不会错,最起码错了也知道为何而错,以及改进方向;从而才能谈到优化。

而那些个看不到的、算不尽的东西,都不去论;因为它对错都深不见底。

好的逻辑闭环应该都是让人一段时间内无法反证的东西,认知边界就会很清晰。

圈外允许混沌,但圈内应该是完全透亮的。


所以我觉得,任何能称之为体系的东西,必然存在一套完整而缜密的逻辑,而这套逻辑才是实现稳定盈利的根本;哪怕这套逻辑的范围很小,哪怕边界就近在眼前。

唯有此,才能让自己很清楚的知道该什么时候该止损止盈,以及是为什么。

而不是期待别人去告诉你怎么做,或给建议。

更不是用玄学、技术指标去一把尺量天下。

 

这些问题想不清楚,不要谈“复利”二字。

所以无风控则无复利。

做风控,其本身就得去主动界定边界,宜小不宜大。

是三省吾身的自我认怂,之后才能昂首挺胸面对市场的波动。

 

好的,继续。

当老股民和所谓的高手都在讲规律的时候,顶级高手都是在谈概率。

之前有说过,超短范畴内的规律是动态的;规律无法解释所有概率问题,而概率却能包含一切规律问题

这就是为什么通过总结所得到的经验,往往比不上基于一套逻辑推演算出的结论好使。

得算计清楚,再去谈“一切交给市场”。

因为没有资金是傻子,资金在变化,市场会调解,对手也在进步,政策也在优化。

几乎所有的变动,都在“试图破解当前获利资金的固有套路”

而各种“战法”的本质,是建立在此“固有套路”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静态总结

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用各种战法的人很容易死。

 

同样,通过归纳和总结形成的技术分析必然也得根据这些变化不断调整;这就意味着一些技术指标或图形组合会在一段时间后失效,因为这本身就是市场偏差的一种方式,终究会被纠正。

这也是走这条路会进入死胡同的根源所在。

当技术分析完成公式化和量化的同时,也意味着人脑会被算法轻易替代。

核心竞争力瞬间消失殆尽。

 

在所有的变动中,不变的东西我觉得可能也只有两个:

一个是由人性所产生的交易心理;一个是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概率。

要不说俩老头牛呢,一个讲价值回归,一个说市场偏差。

话全让人给说了。

而目前自诩的“收割期待”,无非也是建立在“市场偏差”之上的一小块“偏差肉”而已。

好的,前端感性层面的交易哲学类的东西今日先不论,只说后端理性的东西。

 

总之,我觉得超短做到最后都会殊途同归。

其一是用概率解决情绪问题

其二是通过控制回撤保护概率

今天这篇文,我会讲清楚“控制回撤”的“意”到底是什么。

 


盈亏比和胜率的关系


在开篇两句老生常谈的基础上,我打算再补充第三条:

做超短,一定要卖的足够快;哪怕卖飞”。

(这可能会和后面谈到的“盈利敞口”相冲突,但看完全文就会知道并不冲突)

因为在我看来,只有做到足够迅速的止盈,才是完成风控的最后一步;否则留下的永远是账面利润和隔夜风险

这也是我自己这么多笔交易做下来得到的阶段性结论。


锁仓和加仓,一定要有自己锁仓的硬逻辑和硬理由;或者可以直接看成重新开仓。

如果仅因为它“依然强势”就直接锁仓,这不是不行;而是需要知道潜在风险和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会完全再次转移到隔日,在T+1的规则下又延长了一夜。

在我的概念里这根本就不是超短了。

 

养家那句“高手买入龙头,超级高手卖出龙头”这话每个人眼里都有自己的1000个哈利波特,而我的理解就是以上这个。

算是记录分享一下。

 

我曾在“炒股心态”一文中有提到过,只有“当认识世界,寻找到自己后,才能在每天茫茫多的机会中认识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利润空间”。

也就是说,想要卖的足够快的前提是你得足够认识自己,知道自己的利润空间在哪,有多少。

最稳定的卖点恰好就在认知边界上

以上这些都与胜率和盈亏比息息相关,当想清楚了这些才能“胜而再求战”,我把它称之为“生存者模型”。

这类生存者模型同样能应用在创业上,能应用在各种博弈上。

起码能保证自己不会赔,今日暂不展开。

 

好了,继续讲一下胜率的问题。

目前超短领域存在一种主流认知:散户分仓是个屁话,关心胜率就够了。

这种理论认为散户不该去考虑分仓,就该用最大仓位集中在最强势的龙头身上;应该从胜率上取胜。

只要技术到位,那么高胜率就代表了你的高水平;你就牛逼。

仓位是机构干的事。

 

这话对于一个纯粹的龙头信仰的“疯狗”来说没任何毛病。

我说过,疯狗盲视且成群;思维也不会拐弯。

问题在于,如果这么搞,永远无法成为下一个asking。

追求胜率没有错,风控怎么办?

涉及到两个明显的漏洞。

 

其一在于,如果交易10次,7次盈利3次亏损,3次的亏损额完全覆盖了7次的利润,那这10比交易的意义何在?

如果说得及时止损呀,那么好,这个止损的幅度是如何来设定的?

根据感觉嘛?越小越好吗?

万一下杀又反弹了怎么办呢,止损吗?

等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,疯狗就彻底疯了。

最后归结为自己技术不到家,得再提高胜率。

一波行情起来了,然后一次腰斩再干回前苏联。

死循环。

 

其二在于,操作者能否承受重仓所带来的“两日内”最大回撤。

如果满仓干了龙一的加速段,那么当日尾盘炸板下杀,次日再来个核按钮。

这样的刺激能否坦然接受?

这种情况大部分人无法接受,且它将是导致后期动作变形和账户曲线下坠的最致命因素

所以我说那些疯狂干龙头的顶级疯狗,强悍之处并不在于买卖点的前端层面,而在于后端的仓位管理,持仓模式这些风控策略。

 

所以,不做仓位策略也不考虑盈亏比,纯拼胜率的话,这是神该做的事情。

还有一种神,说自己“高抛低吸”。

说白了就是这类人能完美预测股价走势。

当然,我不否认存在这类神。


但我对自己的认知很清醒:

我就是俗人,有时候也挺二,因为我有难以回避的七情六欲贪嗔痴。

跌了我会不爽,涨了我会开心,打板时我还会菊花一紧。

孤独了得嗨皮,寂寞了会月抛,膨胀了偶尔好为人师表高谈阔论。

这些劣迹斑斑的人性全都在。

 

既然无法修道成神,咋办呢?

那么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我不会轻易满仓,不会轻易只用一笔重仓去打入一只票。

 

原因很简单:

因为我无法承受因操作失误带来的“两日内”的最大回撤;如出现了这样的断崖,会让我很不爽,导致次日动作再变形。

这不是休息就能解决的问题,而是交易体系的某个环节本身就错了。

更重要的一点在于,仓位进入的多少,直接关乎到总资金的回撤幅度上。

 

假设,我一笔介入的是三一仓位,隔日吃个-10%的跌停。

那么对于总资金来说,其回撤幅度至多也就是总账户的-3.3%个点。

相反,如果我第一笔是满仓介入,次日吃个-10%的跌停,那么我的回撤幅度直接就是-10%。

所以,动态的仓位管理,本身就是在源头控制总回撤的最好手段

也所以,仓位策略、盈亏比、胜率、控制回撤这几件事都是相互关联的;肯定不可割裂来谈。

最后所以,之前在2021.1.11小结中说:开仓模式决定胜率,持仓模式决定盈亏比,加仓模式决定仓位比。

 

仓位问题点到为止,再回到胜率问题上。

如果我们胜率很低,即做10次只有3次成功,那么则意味着这3次交易必须得吃足够的高度,且7次的止损得足够迅速才有可能保持长期获利。

这样才能做到“开源节流”,小亏大赚。

2020.11.27小结说到的:横向打胜率或纵向打高度的辩证问题。

这就又聊到了盈亏比。

 

同时也涉及到了一个“盈利敞口”的问题。

我们需要设法增加盈利的敞口,去“开源”;然后尽可能的减小回撤幅度,从而“节流”。

所以聊着聊着胜率,必然就会延伸到盈亏比上;聊完这俩货,必然又会回到仓位策略和风控上。

这几个玩意相生相息。

 

好的,说盈亏比。

这也很好理解。

如果每次交易我们平均盈利8个点,每次止损的平均亏损是5个点,那么盈亏比即8/5。

我们将二者相加:8+5=13。

然后用100/13*5≈38.5(%)。

也就是说,如果我们的盈亏比平均是8/5,那么我们的胜率必须在38.5%才能做到盈亏相等。

即在无穷多的交易中,账户始终是不赔不赚的。

 

那么如果想稳定赚钱,只有3种做法:

1. 在维持盈亏比为8/5的基础上,尽可能将出手胜率提高到38.5%以上。需提升认知优化开仓策略;

2. 在胜率和止损额不变的基础上,尽可能将止盈点设定在8个点以上。需打开盈利敞口,让利润飞奔;

3. 在胜率和止盈额不变的基础上,尽可能将止损额设定在5个点以内。需做好风控,无条件割肉止住亏损。

 

然后又会发现几个新问题:

1.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盈亏比和胜率是多少呢?

2. 如果止盈额度没达到标准,那么是否为有效交易呢?

3. 如果行情不允许,止盈点位达不到这个爆发力怎么办?

 

以下是我针对这3个问题的理解:

1. 所以我说要“寻找自己”、“认识自己”。

如果你自己都不认识自己,必然不知道自己的胜率和盈亏比到底是多少;必然无法规定自己交易体系的所有细节。

必然韭菜。

这也是我去给自己做交易记录的一大意义所在,为了像一面镜子一样认识自己,好用数字解释问题。

2. 如果止盈额度没有达到我们例子中所说的8个点,比如7个点就止盈了;那么准确地讲,这笔交易在整个公式中是失效交易。

但对于账户来说却是有效的。

因为你的账户赚钱了,所以依然是有效的,这笔交易保护了你账户盈利曲线的稳定。

但这个变量不是很好控制,因为有时候得看市场行情。就怕爆发力不足。

3.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对不同行情的理解和认知,为自己设定两套及以上的盈亏比&胜率“生存者模型”。

或者直接空仓、控仓;从源头解决问题。

 

讲到这里,是不是感觉快晕了个屁了?

不想看的话可以先关掉,

反正下面会记录更重要的东西。

 

除了这3个问题外,如果思维同步的话,有的人可能会联想到下一个关键问题:

即使我们了解了自己,认识了自己,但如何保证两个是定量,去手动控制一个变量呢

毕竟我们都不是神人,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3个数字全是无法控制的变量,咋办?

很简单,我们不是神人,但可以成为高手。

成为高手,即可轻易控制两个变量为固定量了。

比如胜率和止损额度。

 

股票这东西,在我看来不是偏才的游戏,终究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。

所谓综合素质,就是一个人要行,那么他做什么都会行;反之亦然。

10000小时定律就在那里摆着,你做也是它,不做也是它。

真相就在远方等着,谁跑得远,想得深,谁就能看到它。

天赋固然重要,但我始终认为天赋这东西是综合素质的体现,而不是固定的偏科。

有的人的天赋在于悟性高,有的人在于审美强,有的人是双商高,也有的人在于忍耐力强,等等。

而不是说某人的天赋在于篮球、音乐、绘画、搞关系;这片面了。

这些天赋和能力完全能够平移到股市。

比大多数人厉害,那就是高手。

 

如果最终认知到自己成不了高手怎么办?

也有解,那就去尽可能去比一部分人厉害。

比如,你比别人勤奋。

比如,你比别人勤奋的割肉止损。


翻译过来就是:只控制住一个变量。

把变量成定量,强制固定止损幅度

此,即“控制回撤”的“意”所在


因为这是能够被“任何水平的人”都能硬生生控制住的变量。

如果能做到这一点,已经比大部分人强了,难道不是吗?

(这里不去论具体的什么静态、动态止损技术方法,这些毫无意义)


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游资永远在割肉止损的路上,然而账户曲线却一路飙升的原因所在。
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手经常卖飞和踏空,还能做到不卑不亢,淡定的去执行下一笔交易的原因。

因为一笔交易已经在自己的体系中完成了。

先知先觉者正确认知到自己不是神,终究只能硬性控制住“当日回撤”这一个选项,那止损必须是非常坚决的。

也有些先知先觉者,发现搞来搞去,自己不是个有想法的人,根本搞不出什么前端的交易哲学来,也无法提高胜率,那就闭眼干龙头;行情实在不配合的时候,就空仓发呆等着吧。

这就是人们所说的“会空仓的是高手”的“意”。

究其根源是对自己清醒的认知。

如果足够牛逼,有独属自己逆势赚钱的一套交易哲学在,那一样能持续赚钱。

甚至全市场赚钱,横跨牛熊,这不是不可能。


所以,当明白了意义,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就没啥可谈的。


关于股票上的一些事,往往一个人开口说第一句话,就能知道此人啥水平。

比如止损这些,这类问题,怎么硕呢,就像内裤里的棒棒。

一人一根,有大有小,有黑有白,有长有短,有死有活;自己知道自己有就行了,其实没啥可聊的。

可有人就爱聊,喜欢问个清楚:

哎,你也有棒儿么?

哎,你看我这个棒算是个棒儿么?

哎,内谁也有棒儿么?

哎,我和他的棒儿谁长?

……

这特么不都神经病么。


回看那些爱扎堆聊股票的人,聊来聊去不就是这些棒棒类问题么。

所以啊,有些股票类问题,我实在没法去回复的原因就在于此了。

对于一个小白来说,他会问:

“棒,是不是比着大拇哥夸人很厉害的意思?”;

对于一个老股民,他会说:

“我的棒得有均线支撑,量能配合才能行。”

对于一个赌徒来说,无论告诉了他什么,他终究会认为:

“无棒胜有棒”。

所以,到底该怎么回答?

然而事实是,喝了足够多的水,你就会知道棒的第一个用处了。


So,

有人凭借自己的交易哲学和生存者模型在打不败之仗;而也有些人喜欢用动物思维成群结队的冷嘲热讽、嘻嘻哈哈玩棒棒。

殊不知自己就是关在笼里的猴。


讽刺的是,当我在搜索“盈亏比”相关的关键词时,指数为“0”。

而搜索“抄底”、“逃顶”、“短线炒股技巧”、“短线炒股就这几招”等这类词时,全都有指数。

说明什么呢,说明玩棒猴儿真的太多了。

大多数人都喜欢上手就用的,一学就会的,最好是送到嘴边的东西;总之就是能用身体的勤奋替代思维懒惰的绝学和秘籍。

 

这是好事,因为这样的人越多,可见的利润空间就越大。

反过来想,目前环境的优势就在于散户多,而且有涨停和T+1的条件漏洞;这就能带来最直观的“可见”利润空间。

 可见空间多,则利于我们去规划好自己的盈亏比。


正所谓“自古深情留不住,唯有套路的人心;有朝一日能觉醒,物是人非两头空”:

我认为很多真正的高手早就把自己的核心理念分享出来了,而这些心法往往是“远方的一见如故”,而不是人群中的一见钟情。

是经历过的放下,再得到的过程。

最好的体悟,是你自己寻找到了什么,恰好发现和以往某人说的东西重合

这时候,这才是属于自己的。

 

至于各类战法,致富代码之类的;或者把钱拱手相让请大师代客理财的人;

还是去买基金吧。

起码基金经理持证上岗。

 

真言无人问,骗子盆钵满;

名言警句永远孤独的站立。

究其根本,是还很多人没认识到自己是谁。

 

手有点酸,聊聊人生吧。

其实换个视角看,人生无非是一场无知与觉醒之间的较量;

所谓无知和觉醒,不是你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有多高。

而在于是否认识自己是谁,想要什么。

在认识自己以后,人生又会成为一场盈亏比和胜率之间的斗争。

 

有人认为,人生的意义在于逐级向上攀登,积极进取,获得稳稳的幸福和成就。

他们理性,容易取得事业成功。

也有人认为,人生不在于活几年、几月、几天,其实活几个瞬间就够了。

他们感性,容易被一笔干死。

 

很不巧,我属于后者;只要睁眼,基本都是右脑在思考。

也许本质上我走的不是商道、人道这些,应该走的情道之类。

容易感情用事。

好在,我对自己始终有清醒的认知,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软肋在哪,了解自己是什么人。


所以,股票投机的语境下我所说的寻找自己,认识自己,并不是说在市场中去完全塑造另一个自己,顺着自己的性子去在舒适圈操作。

而是在深刻认知到自己是谁后,刻意限制自己人性中的弱点,去做认知边界内该做的事。

而恰好这些该做的事,很多都是反人性的。

此即股票中“反人性”的“意”所在。


如带有批判的目光,应该是看不到这里的。

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人,些许得到了一点启发。

这点启发,这就当做老丁送你的春节小礼物吧。


总之,

这世界很公平,一人一棒。

要做的永远是了解和照顾好自己的棒,而不是去担心别人的。

那么,春快,老北鼻。


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【无本创客】,www.wubenck.com

推荐阅读:

新开公司税务登记证办理流程是什么?小企业如何申报纳税?

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区别是什么?子公司与分公司哪个好?

传统企业转型原因是什么?传统企业为什么要转型?

本文TAG:

已有4位网友发表了看法

  • 访客

    访客  评论于 [2021-02-10 17:14:22]  回复

    好文,占板凳 搬砖结束再看哈哈哈

  • 访客

    访客  评论于 [2021-02-11 14:49:54]  回复

    谢谢分享

  • 访客

    访客  评论于 [2021-03-20 02:45:04]  回复

    好文。

欢迎 发表评论:

搜索
网站分类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最新文章
  • 热评文章
标签列表
最新文章
«    2024年10月    »
123456
78910111213
14151617181920
21222324252627
28293031
短线交易
股票投资
随便看看
随机tag
最新留言
无本创客